慢性肾衰竭,是指各种肾脏疾病引起的缓慢进行性肾功能损害,最后导致尿毒症和肾功能完全丧失,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和生化内分泌等,代谢紊乱组成的临床综合征,从原发病起病到肾功能不全的开始,间隔时间可为数年到十余年。

慢性肾衰竭可分为四期:

一、第一期肾功能不全代偿期,肾小球滤过率,五十到八十毫升每分钟,血清肌酐133到177微摩尔每升,肌酐清除率大于50%,一般无临床症状。

二、第二期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肾小球滤过率,五十到二十毫升每分钟,肌酐清除率25%到50%,血清肌酐133到221微摩尔每升,临床上可出现轻度贫血、乏力、夜尿增多、疲劳、感染、进食蛋白质过多,服用损害肾功能的药物等可加据临床症状。

三、第三期肾衰竭期尿毒症早期,肌酐清除率10%到25%,血清肌酐221到442微摩尔每升,临床上大多有明显贫血、消化道症状,可出现轻度代谢性酸中毒,及钙磷代谢紊乱,水电介质紊乱尚不明显。

四、第四期尿毒症期或肾衰竭终末期尿毒症晚期,肾小球滤过率小于十毫升每分钟,肌酐清除率小于10%,血清肌酐442微摩尔每升。临床上出现各种尿毒症症状,如明显贫血,严重恶心、呕吐,以及各种神经系统并发症等,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明显紊乱。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为你推荐

健康自测

健康自测大全 健康早知道

专业医学量表 专业医学团队

扫码关注完成健康自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