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用水煎、煮、熬后服用是中药最学用的方法之一,煎煮时对于熬制用的煎具、用水、火候、煮法都有一定的要求,煎药用具最好使用砂锅,禁止使用铜铁锅,因为铜铁锅会和中药成分发生化学变化,影响疗效。

煎中药时要掌握好火候,火候又有文火、武火之分,煎煮的火候和时间,要根据药物性能作用而定,有的药物因其质地不同,煎法比较特殊,比如先煎、后下、包煎、另煎、融化、泡服、冲服、煎汤代水等,火候或者煎法不对,会影响药物有效成分的析出,影响药效。

熬中药前的浸泡:

中药熬煮前,一般需要冷水浸泡,将中药饮片适当加压后,水面要淹没过饮片约2cm,浸泡时间10分钟到半小时不等,以种子、果实为主的药可浸泡1小时,质地坚硬、黏稠或需久煎的药物,加水量要多些,质地疏松或煎煮时间较短的药物,则加水淹没药物即可。

熬中药的火候:

煎中药时候,先用大火煎至药液沸腾,沸后用小火保持微沸状态,再煮20-25分钟。

解表药及其它芳香类药物,沸后文火维持10-15分钟就可以了。

有效成分不易煎出的矿物类、骨角类、贝壳类及补益药,一般需要文火煎的久一些,使有效成分充分溶出。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为你推荐

健康自测

健康自测大全 健康早知道

专业医学量表 专业医学团队

扫码关注完成健康自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