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间隙性脑梗塞

00:00
01:18

医生主讲实录

间隙性脑梗塞是脑梗塞的一种类型,一般累及的多为小血管,例如大脑半球或脑干深部的小穿通动脉,梗塞病灶较小,直径为0.2~15mm左右,且多发。患者大多有高血压基础疾病,在长期高血压作用下血管壁发生病变,导致管腔闭塞,形成小的梗死灶。一般常见的发病部位有壳核、尾状核、内囊、丘脑及脑桥等。

间隙性脑梗塞由于病灶较小患者一般症状比较轻微,大多不会出现昏迷意识障碍。部分患者累及重要功能区域可能出现偏瘫、构音障碍、共济失调等,也可能出现认知功能下降、痴呆。治疗上需长期给予抗血小板聚集,调血脂稳定斑块等治疗,还需要积极控制血压,如出现肢体功能活动障碍,还需要进行肢体康复锻炼。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为你推荐

健康自测

健康自测大全 健康早知道

专业医学量表 专业医学团队

扫码关注完成健康自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