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2:55

医生主讲实录

腔隙性脑梗塞是指大脑半球或者脑干深部声小穿通动脉闭塞引起的缺水性小梗死灶,以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液化并由吞噬细胞移走而形成腔息,约占脑梗死的20%,不过现存脑血管病患者七百余万人,腔隙性脑梗塞约占急性脑卒中的20%,是缺血性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临床识别诊断不易,但其对患者的生活影响巨大,腔隙性脑梗塞显著增加痴呆的风险,一到两个腔隙性梗死灶即可以使痴呆风险增加二十倍。

造成腔隙性脑梗塞的常见病因及发病机制有,首先高血压可以导致小动脉及微小动脉壁的脂质透明变性,引起管腔闭塞,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及形成的小血栓累集可阻塞、伸穿至动脉,糖尿病小动脉病变,腔隙性脑梗塞称不规则的圆形、卵圆形、狭长形,直径多在3到4毫米,小者可为0.2毫米,大者可达15到20毫米,病变血管多为直径一般100到200微米的肾传支,多见胰窦胰动脉、丘脑身穿动脉及基底动脉的庞中腺。病灶的主要分布在基底节区、放射冠、丘脑和脑干,尤其以基底节区发病率最高。

临床的主要表现为一般在四十到六十岁以上的中老年多发病,男性多于女性,疾病都在白天活动中进行,有二十多种以上的临床综合征,症状较轻,体征单一,预后较好,无头痛、高颅压症状和意识障碍,一般有头晕、头痛、肢体麻木、眩晕、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抽搐、痴呆,无意识障碍、精神症状比较少见,主要临床特点为舌僵、说话速度减慢、语调、语音变化,轻度的中枢性面瘫、偏侧肢体轻瘫或感觉障碍,部分椎体束征阳性而共济失调者比较少见,可以表现为纯运动性偏瘫和纯感觉性偏瘫,还有其他的一些临床综合征。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为你推荐

健康自测

健康自测大全 健康早知道

专业医学量表 专业医学团队

扫码关注完成健康自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