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息肉摘除后白带有血腥味是怎么回事

概述:

宫颈息肉是指患者在行妇科检查时可被发现的一种病症,检查者可于宫颈管处肉眼可见息肉样突起,形状及大小可有所不同,本病多是慢性宫颈炎表现的一种。通常情况下若息肉数量较多且形状较大时可通过手术摘除,因手术操作后宫颈局部组织破溃,创面尚未愈合时可伴见少量出血,此时与白带混合后可形成血样白带并伴见血腥味,发生上述症状时应关注出血量多少,已经出血时间,如果量较多且持续时间较长应及时复诊。

宫颈息肉的发生机制

宫颈息肉的形成多于慢性宫颈炎有关,其发生原因主要是由于慢性炎症长期刺激,使宫颈管局部黏膜增生,因子宫有排除异物倾向,可使增生的黏膜逐渐自基底部向宫颈外口突出而形成息肉。如果体积较小,无明显伴随症状可暂不予处理需定期随访,若发现息肉增大可行手术治疗。因其发生机制与长期而反复的慢性炎症刺激有关,所以若炎症无法得到控制,较容易复发。

宫颈息肉术后注意事项

宫颈息肉的发病机制决定其复发性较高,慢性炎症的长期刺激则会导息肉的生成。妇科手术可将其清除,但术后抗感染抗炎治疗需引起重视,出血情况下应关注出血量及全身症状,是否伴有体温异常,盆腔异常疼痛等。要保护外阴清洁,术后一月避免性生活等。养成健康的生活的习惯。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为你推荐

健康自测

健康自测大全 健康早知道

专业医学量表 专业医学团队

扫码关注完成健康自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