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常见心理特点

一是否认和怀疑,在患病的早期患者往往不能接受这一事实,持否认和怀疑的态度或者自认为得了糖尿病无非就是血糖高一点,对身体没有多大影响。所以对疾病采取满不在乎的态度,甚至怀疑医生的诊断有误,拒绝改变饮食习惯、不接受治疗,导致病情进一步发展。

第二是愤怒和失望,一旦确诊将终身依赖外源性胰岛素和药物的治疗,否则很可能会导致危及生命的代谢紊乱。而青少年处于求学、创业、恋爱的大好时光,得知此病没有根治的可能,常有一种愤怒的情感,加之必须终身控制饮食更加重了愤怒的心理,感到被剥夺了生活的权利和自由,对生活失去信心情绪低落,整天沉浸在悲伤失望的情绪中。

第三焦虑恐惧,糖尿病是一种难以治愈的终身性疾病,可能出现多种并发症。加上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知之甚少,且存在许多误解,因此产生焦虑恐惧的心理。担心会影响自己和将来的一生,惧怕死亡等。

第四是自责心理,患者患病不能照顾家庭,常年治疗又需要大量金钱,造成家庭经济拮据而感到自责内疚,认为自己成了家庭的累赘。

第五厌世和自杀心理,患病时间长并发症多且重,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对治疗产生对立情绪,认为无药可医,迟早都是死,自暴自弃,不配合治疗,对医护人员不信任,表现出一种冷漠无动于衷的态度。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为你推荐

健康自测

健康自测大全 健康早知道

专业医学量表 专业医学团队

扫码关注完成健康自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