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的发病原因考虑是擤鼻涕时操作不当、身体免疫力下降、感冒、鼻窦炎、腺样体肥大等,应根据不同原因做针对性处理,身体出现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

1、擤鼻涕时操作不当:

如果擤鼻涕时操作不当,将两侧的鼻孔都堵住,用力擤鼻涕便会引起咽鼓管出现炎症,导致中耳发炎。在擤鼻涕时应一侧一侧的交替擤鼻涕,能够减少疾病的发生。

2、身体免疫力下降:

如果经常过度劳累、熬夜、饮食不规律,便会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使中耳部位的抗病能力降低,引起中耳炎,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多维元素片、匹多莫德颗粒、玉屏风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能够提高身体免疫力,减少患病风险。

3、感冒:

感冒通常是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等原因引起的,感冒时,鼻腔分泌物会增多,通常会造成咽鼓管开口部位细菌繁殖,引起咽鼓管功能障碍,出现中耳炎的症状,表现为耳疼、耳闷、耳鸣、听力下降等。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板蓝根颗粒、维C银翘片、复方氨酚烷胺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

4、鼻窦炎:

鼻窦炎的患者通常会出现流鼻涕、鼻塞等症状,鼻塞会增加耳腔压力,导致咽鼓管功能下降,无法排除中耳的正常分泌物,引起中耳炎。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通窍鼻炎片、鼻渊软胶囊、双辛鼻窦炎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

5、腺样体肥大:

腺样体肥大通常是炎症反复刺激腺样体,引起腺样体病理性增生肥大,腺样体肥大会阻塞咽鼓管咽口,导致中耳部位发炎,从而出现听力下降、耳鸣、耳痛等症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腺样体切除术进行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加强自我护理,根据天气情况及时添加衣物,避免身体受凉,不可暴力掏耳,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为你推荐

健康自测

健康自测大全 健康早知道

专业医学量表 专业医学团队

扫码关注完成健康自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