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慢性细菌性痢疾

慢性细菌性痢疾的概述:

慢性细菌性痢疾大多是因为急性期治疗不当,或有营养不良、佝偻病、肠寄生虫病以及平时不注意饮食卫生等多种原因造成。常常表现为不典型的痢疾症状,腹痛、腹泻、腹胀等。当受凉或进食生冷食物,可引起急性发作,此时会腹泻、腹痛和拉脓血便。时好时坏,虽然治疗,效果也不佳,迁延不愈。

慢性细菌性痢疾的治疗:

1、抗菌治疗:对于大便培养志贺菌阳性者,需要抗菌治疗。药物同急性菌痢,疗程7d。停药后观察大便培养,隔日1次,2次阴性,抗菌治疗结束。

2、调整肠道功能:口服肠黏膜保护剂(思密达)及微生态调节剂(培菲康)。

3、饮食疗法:鼓励正常进食。要求饮食高热量、高蛋白、低乳糖、低渗透压。注意补充维生素A及叶酸。

4、药物保留灌肠:肠黏膜残留病变者采用本疗法。如2%磺胺银,中药煎剂(苦参15.0,白及9.0,蒲黄9.0),每剂煎水200ml,睡前保留灌肠1次,15~20天为一疗程。

慢性细菌性痢疾的饮食注意:

慢性菌痢规律生活,增强体质,饮食以易消化营养丰富少刺激食物为主,限制乳类及豆制品。忌浓肉汤类及动物内脏,忌粗纤维、胀气食物。芥菜、芹菜、韭菜等粗纤维较多的食物不易消化,可导致局部充血、水肿,使炎症不易愈合。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为你推荐

健康自测

健康自测大全 健康早知道

专业医学量表 专业医学团队

扫码关注完成健康自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