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冠心病的三个误区

  长期以来,冠心病一直是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极高的常见病。《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3》发布报告显示,心血管病死亡占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的首位,农村为38.7%,城市为41.1%。如何有效减少冠心病的发生率成为众所关注且刻不容缓的大问题,但人们在如何预防冠心病的发生时,往往因为道听途说或是以讹传讹,或是自作主张想当然,会走入一些误区。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三种常见的误区。
  
  1、预防性输液可以预防冠心病的发生。
  
  每当秋冬季,天气转凉,气温下降,很多患有心脑血管的老人,就会迫不及待地去医院“通通血管”,要求医生给自己输扩张血管和活血化瘀的药物,防止血粘度过高,出现血栓,以减少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脑疾病的发生率。其实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冠心病和遗传、血脂代谢异常、血管内膜内皮细胞受损伤、生活习惯、生存环境等都有密切的关系,其治疗与预防主要与药物、饮食及生活方式等有关,输液只是在急症发作时缓解临床症状选择的治疗方法,没有出现严重症状时输液基本等于做无用功,有的患者甚至因输液而放弃口服药物治疗,反而进一步加重病情。并且长期输液还存在着潜在的风险。目前输液使用的药物不能达到100%提纯或无菌,因此造成感染的机会就会增加,进入血管的杂物可引发血液感染,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引起脂肪沉积,造成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因此预防性输液可能会造成医源性感染,加重对血管的损害。
  
  2、长期素食可以预防冠心病。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会摄入过多的脂肪,造成血脂升高,更容易导致冠心病。大多数人认为长期素食,可以有效降低血脂,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素食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膳食纤维,防止过多的胆固醇和饱和脂肪酸进入血液,有利于预防高胆固醇血症、肥胖症、高血压症、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冠心病等疾病的发生。但是,素食中的蛋白质的含量较少,尤其是动物性蛋白,植物性蛋白不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再加上长期的脂肪摄入量不足,也不利于脂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A、D、E、K的吸收,体内维生素的缺乏,机体免疫力易下降,更容易出现各种健康问题。有研究证实,素食主义者,由于不食用肉类,体内普遍缺乏B族维生素,这样会造成动脉血管内壁增厚,使血管硬化,诱发冠心病的发生。
  
  3、冠心病是老年人的专利。
  
  冠心病的发病群体主要是中老年人,但是目前,冠心病的发病已趋于年轻化。美国一项研究表明,在对18岁以前因车祸死亡的美国青少年的尸检中发现,在没有表现出冠心病症状的人中,有将近20%的人的血管已经出现了轻度脂纹和斑块。目前我国“富裕病”盛行,对食物的摄入已远超过机体所需,再加上生活、工作、学习压力大,普遍缺乏运动,40岁以前出现冠心病的人已经屡见不鲜。所以,冠心病已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年轻人也需要高度提高警惕,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合理的膳食非常重要。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为你推荐

健康自测

健康自测大全 健康早知道

专业医学量表 专业医学团队

扫码关注完成健康自测